投资者对“野生”基金组合的关注,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其对一些基金投顾组合业绩的不满。
(资料图)
有业内人士期许,未来基金投顾牌照可以发给财富管理行业的从业人员,届时“基金投顾”或有上万家。有生命力的“野生”基金组合将有机会成为“正规军”,投资者面临更加多样化的选择,从而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基金投顾组合。
“现在互联网平台上,一些大V特别火,他们晒出自己的基金组合,有些人的业绩还比较出彩。”李阳(化名)告诉上海证券报记者,自己也跟着“抄了作业”。
业内人士表示,去年基金投顾业务整改后,大V或加盟“正规军”,或停止投顾服务,但互联网平台上仍存在以个人名义公开最新基金组合实盘的情况。由于“野生”基金组合业绩亮丽且无需投顾费,投资者乐于手动复制组合,跟风投资,由此形成了一片“灰色”地带,潜藏着一定的风险。
“野生”基金组合业绩吸睛
“刚开始只是记录理财生活,结果这么多兄弟看得起,要跟着我追高。为了避免把大家带进沟里,我把实盘关了。”近期,小五(化名)在蚂蚁财富晒出的基金实盘组合业绩很出彩,受到了投资者的热捧。许多网友闻风前来观摩学习,并感叹“来得太晚了”,已无实盘可看,纷纷呼吁小五重开实盘,方便大家跟着操作。
从小五近期发布的组合收益情况来看,今年以来已达30%,累计收益超百万元,仅从收益率来看,远远跑赢许多正规的基金投顾组合。
虽然近期比较火,其实基金组合实盘早已有之,是一些互联网基金销售平台为个人投资者提供的基金组合投资、展示功能。开通后,投资者可以将自己的组合情况对外公开。
“除了不能一键跟投,这类基金组合的展示,和基金投顾持牌机构的组合在性质上很相似,基民根据‘牛人’的最新组合情况,可依样画葫芦地复制组合。”业内人士分析说,在今年以来基金投顾收益率整体“不给力”的大环境下,绩优个人基金组合的吸引力大幅提升,成为“正规军”的替代品。
跟风背后的风险
自去年6月30日基金投顾整改大限之后,许多基金大V完成了职业转身,但仍有一些基金大V以个人的名义公开其基金组合实盘,包括最新的调仓操作,吸引了不少投资者“手动”跟风投资。“只会说不会做可不行,没有实战成绩的支撑,投资者会觉得‘没看头’,因此实盘操作我还是会持续更新的。”有大V对记者说。
某基金分析人士认为,由于一些个人的基金组合业绩非常亮丽,且无需投顾费,投资者乐于手动复制其组合,完成跟风投资,但这是否存在合规问题值得行业关注。
同时,该人士提示,跟投这类不受行业监管的“野生”基金组合,显然具有一定风险。
以前述的小五为例,其主要仓位布局在纳斯达克类基金上,组合的“锐度”极高,在相关指数大涨的情况下,其组合也收获颇丰。今年以来,像小五这样因为基金实盘业绩冲高而受到投资者关注的案例并不少,但在单个领域大举“押注”的投资方式,也丧失了基金组合分散配置的功效,风险暴露较为显著。
不仅如此,“野生”投顾的“顾”也可能存在一定的缺位。沪上某基金研究员提醒,这类组合往往短期业绩较为亮眼,吸引投资者跟投,但长期业绩无法保证。基金投顾的本质还是“三分投七分顾”,引导投资者树立长期投资理念,解决“基金赚钱,基民不赚钱”的痛点。
投顾业务迎来规范“甘霖”
相比于“野生投顾”的火热,基金投顾“正规军”的吸引力有所下滑。某基金投顾人士对记者表示,受市场影响,公募基金整体业绩走弱,目前该投顾平台的规模已停滞不前,有些同行还因组合业绩不佳被用户赎回,规模缩水。
基民对“野生”基金组合的关注,也从侧面反映了其对一些基金投顾组合业绩的不满。今年,上海证券报联合盈米基金开展的一项基民投资情况调研显示,在购买基金投顾服务时,受访者首先考虑的因素是投顾组合的过往业绩情况,获票数量接近八成,其次才是组合的投资方向、个性化服务、机构知名度等因素。
“由于今年以来基金业绩走弱,基金销售陷入冰点,因渠道‘无视’而延长募集期、募集失败的案例不少。传统基金销售都如此,基金投顾就更难吸引资金了,业务推进非常困难。”上述基金投顾人士说。
不过,近期基金投顾业务迎来了规范“甘霖”。6月9日晚间,中国证监会发布《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投资顾问业务管理规定(征求意见稿)》(以下简称《规定》),主要加强对投资环节的规范,强化对“顾问”服务的监管。同时,针对新问题、新情况补齐监管短板。
在中欧基金董事长窦玉明看来,《规定》的推出,是我国基金投顾加速迈向买方时代的重要标志,并为未来行业的高质量发展打下更加坚实的基础。同时,《规定》也为基金投顾未来的投资范围和服务领域打开了更大的想象空间。
华夏财富相关负责人认为,《规定》完全从改善投资者回报,与投资者利益一致的买方立场出发,从更底层更全面的角度规定了利益冲突的防范机制。比如,虽然取消了组合策略换手率限制,但对交易频繁的基金组合策略要求以交易佣金抵扣投顾费,其实是以更灵活又更严格的机制避免了利益冲突。
上述负责人表示,未来由试点转入常规后,越来越多的机构将加入基金投顾行列,依托不同资源禀赋,形成差异化竞争态势。
更有业内人士期许,未来基金投顾牌照可以发给财富管理行业的从业人员,届时“基金投顾”或有上万家。“有生命力的‘野生’组合将有机会成为‘正规军’,投资者面临更加多样化的选择,从而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基金投顾组合。”某基金投顾人士说。
(来源:上海证券报)